兒童友好型城市應該是什么樣?
想象一下你只有十歲,住在一個中等城市,有一天你想去找你小伙伴玩耍,要走五分鐘路程,然后你們一起去公園,再要走十分鐘路程。問題來了,去朋友家的路上你必須穿過一條寬闊危險的大馬路,然后從他們家到公園又要穿過另一條馬路。你問父母你能不能自己走過去,他們拒絕了你,而且也沒有時間全程護送你過去。
沒辦法,你只能和小伙伴在網上聊聊天,或者躺沙發上和他玩玩游戲。可這樣一來,你就失去了出門活動活動的機會,失去了和鄰里交往的機會,當然,也失去了和小伙伴無憂無慮玩耍的機會。
這是當今大多數兒童面臨的生活現狀——但其實真的不必如此。
城市里危險的公路、年久失修的戶外設施、公園綠地的濫用都導致孩子們無法在外自由活動,而只能宅在家里,獨自娛樂。
蒂姆·吉爾(Tim Gill)是《無所畏懼:成長于一個危機四伏的社會》(No Fear: Growing Up in a Risk Society)一書的作者。他說,兒童友好型城市是一個可以讓孩子“隨時隨地自由活動”的城市,這樣他們才能在成長過程中盡情享受自我。
吉爾還表示:“僅僅為孩子們建造一些漂亮的公共空間,比如操場之類,還是遠遠不夠的。”由此他創造了“貧民窟游樂園”一詞,形容那些需要家長寸步不離地陪同孩子去的地方。
吉爾認為,當今社會發展方向的錯誤之處,在于我們的城市規劃系統都是圍繞著汽車、房屋、經濟構建起來的,而非更重要的環境、健康以及生活質量。
“關于這一點,沒有城市規劃人員會有異議,因為那些決策者都是一些目光短淺的政客,他們只會考慮近兩三年以內的事情。”吉爾說。
據奧雅納(Arup)最近的一份調查報告顯示,城市兒童面臨的最嚴峻的五個問題分別如下:交通及污染問題;城市高層居住及城市擴張問題;犯罪,對社會的恐懼以及對風險的厭惡;與外界隔離,個性偏狹;發展機會不公。
在全世界的城市范圍內,兒童友好型設計的潮流已經開始蔓延:一些社區內部項目開始使用涂鴉和種植物的方式來突出通向學校和游樂場的部分危險路段;部分城市還專門為兒童設置了相關的房屋和社區政策。
01
地拉那(Tirana)
相信沉默的大多數
阿爾巴尼亞首都地拉那的年輕市長Erion Veliaj表示:“不要低估孩子的力量。”自從一項調查顯示地拉那家長在車上面花的錢比在自家孩子身上花得還多時,Veliaj就利用這項數據作為道德驅力要求自己改變工作的重心,重視兒童友好型城市的打造。
地拉那城一直面臨資金短缺的問題,許多幼兒園和托兒所得到了私人企業的贊助,才把原先宛如“監獄牢房”般破敗不堪的設施進行優化和改善,還有十家幼兒園和托兒所最新得到了市政府和私人企業的合力贊助,正在改善條件。
在寬廣的斯坎德貝格廣場上,持續的交通管制讓居民們相信這里這里永遠都不會有車駛入。每隔三個月,步行區就會向外擴張再增加一條街道,直到整個市中心都沒有一輛汽車。截至目前,地拉那的PM10污染物數量已經下降了15%。
地拉那城中,孩子們正在交通管制的街道上騎自行車
在地拉那這樣一個汽車是強有力的地位象征的城市里,做出改變并沒有那么容易。在地拉那人工湖上建造大型游樂廣場的提案引來了不少抗議的聲音,有些人甚至采取暴力措施強烈反對。
Veliaj表示:“盡管這些既得利益者團結一致,大肆發聲,但你也要相信那些沉默的大多數在廣場建成之后一定會紛紛涌入,用行動證明我們的決定是正確的。”
Veliaj上任的第一年就取締了4萬平方米的非法發展用地,并用它們建成了31座新的游樂廣場。
一座全新的游樂場
孩子們的“生日樹”組成了一片城市森林環帶,家長們可以在指定的地點為孩子種下這些樹。Veliaj說:“當其他國家都在談論各式各樣的壁壘時,我們卻在構建一道樹墻,來給這座城市供給更多的氧氣。”大約60%的樹木都是由市民個人或者私企提供的,此外,一條專供步行、騎行和公共交通的城市外環道也正在建設當中。
家長們在為孩子種下生日樹
地拉那還擁有一個“城市兒童委員會”,委員會里的兒童代表可以與市長會面、辯論,并把他們的體驗感受分享給學校里的同學。Veliaj說,孩子們最可貴的就是他們的坦率真誠、毫無心機,他們是鼓勵父母進行垃圾回收、步行或騎自行車接送等環保生活方式最好的倡議者。
02
鹿特丹
孩子們的野外游戲天堂
2006年,荷蘭鹿特丹被投選為最不適合兒童成長的城市。從那以后,鹿特丹共花費約1500萬歐元將自己打造為兒童友好型城市,包括在低收入居民區實施公共區域的改善、住房條件的提升、交通安全保障等措施。
城市公園森林里的一片空地已經被改造成了自然游樂場——Natuurspeeltuin de Speeldernis,孩子們可以在這里無拘無束地玩耍。他們可以接觸各種各樣的野生動物,還可以進行挖洞、生火、坐木筏、露營等野外活動。目前該游樂場每年都會吸引大約3.5萬名游客前來體驗。
除此之外,鹿特丹的一些學校操場現在已經被改造成了社區廣場——擁有從社區花園到運動設施等豐富高質量的游樂空間,讓孩子們體驗更廣泛的社區生活。
鹿特丹城中的一次街頭野餐
歷史上鹿特丹一貫以高水平社會住房條件而著稱,最近它開始著手一項國家資助的都市改造計劃,改善老舊住房以便留住富有、受過高等教育的年輕家庭。
市中心周邊地區正在建造數百座全新的獨門獨院的家庭住宅——那里有大面積的綠化地帶、游樂場所,而且每個街區都至少包含兩所優秀的學校。以前中心地帶出租的住房現在已經售空,而且每家每戶還得到了修繕房屋的政府補貼。
家長帶著孩子參與城市綠化項目
一個叫做Droomstraat(“夢想街區”)的社區項目鼓勵居民對街道的改善進行投標和設計,把原本用于交通或停車的場地用來打造蔬菜園或者擺放公共座位。
這些改進似乎起了一點作用,市政府調查報告顯示,更多人愿意和家人一起留在鹿特丹居住生活了,開發商也越來越多地在這里建造新房。
03
波哥大
標注高危地點
哥倫比亞波哥大的前任市長Enrique Pe?alosa曾經說過:“兒童可以作為一座城市好壞的指標。如果我們能為兒童創造一座成功的城市,那么我們就能為每一個人創造一座成功的城市。”
改善城市公共空間的計劃,20年前就在這座城市如火如荼地進行,Pe?alosa雄心勃勃的地提出了建立快速公交系統、自行車道以及1200座公園和游客場的計劃方案。
在該市最貧困的街區之一Ciudad Bolívar,當地社區成員一直在和一個叫“城市95”的組織合作,該組織響應Bernard van Leer基金會的倡議,致力于為身高不超過95cm的人們打造舒適的公共空間。Ciudad Bolívar街區犯罪率很高,而且綠化面積也很小,于是社區成員小組在這里尋找出了一些高危地點,并且給出了處理危險的方案。
波哥大街頭,孩子們正在幫助標注高位地點
人們用街頭涂鴉和種植物的方式來標注幼兒園、學校、公園之間的路段,從而提醒司機減速慢行,創造兒童活動空間,馬路周圍的建筑也用亮色進行了突出。這個解決方案依循“戰略性城市主義”方案,在城市里做出一些小的改變,如果確實奏效的話,就會永久得到施行。
人們期待采取上述解決方案的社區能夠保留這些小的改變,并保證新的設施能夠得到使用——因為只有這樣,市政府才會花精力維護這些設施。
波哥大纜車系統公司計劃在4站環山公路上復刻上述解決方案,包括建立母乳喂養區、玩耍空間、老年人活動中心。據報道,波哥大BRT系統公司TransMilenio可能也即將效仿采取類似的解決方案。
04
列克星敦
臨時性水上樂園
在美國肯塔基州的列克星敦,夏天6~8月份的溫度大多數時候都超過了27度,炎熱難耐。許多家庭紛紛違反市規,在Thoroughbred公園的公共噴泉里熱鬧嬉戲,但是市議會并沒有采取任何懲罰措施,反而選擇借機聆聽一下居民的意見。
2015年,Gehl工作室針對公共空間問題在本地實行了一項問卷調查,結果發現居民對于家庭友好型戶外空間有潛在的巨大需求,尤其是水上游樂活動。這之后的那個夏季,東北公園附近的草坪上就新建了一座臨時性水上樂園,深受廣大居民喜愛。
這個臨時裝置被稱為SplashJAM,吸引了全城的居民。除了舞動的噴泉,裝置周圍還布置了野餐桌、沙灘傘、更衣室以及帶有殘疾人坡道的廁所。
列克星敦的SplashJAM
人們成群結隊地涌入這里:他們有的走過來,有的開車過來,帶著裝有食物和飲料的冷飲機,慵懶地坐在太陽傘下,看著孩子們嬉戲玩耍。之前從沒來過這個公園的人現在也來到了這里,鄰里也許就在這里巧遇了。
白天來這里的游客數量幾乎是晚上的三倍,其中80%的游客是第一次來。在水上樂園建立之前,五個街區之外的居民很少造訪這里。現在市政府打算在其它地方也效仿這里建立水上樂園。
05
溫哥華
家庭友好型住房
1990年代在加拿大溫哥華建立的家庭友好型住房政策,使得2001年到2011年間居住在市中心的兒童比例翻了一番。該城市高密度住房的指導原則通常規定,四分之一的住房必須為家庭設計——在低樓層、充足的的自然光和“隨時隨地玩水玩沙”的基礎上,為童車、娛樂區域和家庭住宅提供公共存儲空間。而且家庭住宅周圍半英里內必須要有學校、日托中心、雜貨店以及安全的步行街道。
家庭友好型住房政策充分意識到了社交機會對于任何年齡段的居民而言都十分重要,因此不僅預備了充足的空間在家庭里供孩子和同齡人玩耍,還提供了各式各樣公共游客場所供學前班小朋友、小學生、青少年等不同年齡階段的孩子們交流。它強調,忽視青少年的需求也是一種錯誤,他們也需要舒適輕松的環境來活動,比如打打球之類。
基于這種政策,溫哥華正在打造沿河新區,位于東弗雷澤島,而這里之前曾是工業基地。25英畝土地將會作為公園用地,超過三分之一的住房將專為家庭開發。這里還將建造一座小學,一座社區中心,以及四座托兒所。奢華高層公寓的五、六層將打造250套保障性住房,租金低于市場價,其中60%將租給家庭住戶。
溫哥華沿河新區計劃建設游樂場、公園、社區中心、日托中心以及學校
溫哥華愈加廣泛的住房政策旨在舒緩居民日益嚴峻的經濟負擔——10年內打造了7.2萬套新住房,其中40%專為家庭提供,三分之二供出租。一半的住房提供給低于中等收入(大約8萬美元)的家庭。
2017年夏天,著名的Creekside公園海濱游樂場進行了全面整修,花費約90萬美元。如今它作為溫哥華最大的游樂場,擁有各式各樣的樂器、攀巖塔、大型滑滑梯、飛索等游樂設施,當然還有最受人們喜愛的水上樂園設施。
——以上內容轉自中國城市規劃網
文字圖片均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
鼎創游樂堅持以市場為導向,以滿足客戶的需求為己任,專注打造最具創意和活力的戶外兒童活動空間設計和休閑體育方案規劃。我們深刻理解運動至于人類健康、游戲之于孩子成長的重要性。每一件產品都凝聚著我們的愛心和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