戶外運動不是所有孩子都喜歡,但如果是游樂園則不一樣,而現在的無動力親子樂園便是兼具了各式各樣的功能,親子體驗、游戲玩樂、運動拓展等等,通過千奇百怪的無動游樂設備和項目體驗將孩子和家長吸引過來,但并非所有樂園都能出類拔萃,前期的規劃設計決定了每個園子在一定時間里的天花板。
擁抱自然,契合生活
兒童群體是非常喜歡親近自然的,他們對新鮮事物的好奇、對大自然的無限憧憬造就了戶外環境對他們的吸引力,所以最為簡單純粹的戶外樂園設計手法就是依托自然、擁抱自然、融入自然,花草樹木、沙石泥土、涓涓水流都是他們熱愛的元素,通過合理的整合、加些許認為的設施,打造高度自然化的游樂休閑空間,是最為值得推崇的設計手法,因為這樣的成本或許是最低的。
另外還可通過味道、聲音、色彩、 肌理等多元素的表達與變化,利用天然的事物更易激起親子游戲、探究的興趣。
繽紛色彩,滿目欣喜
對于外在的事物,視覺感受是極為重要的,而能夠引起兒童群體心理變化的重要因素就有色彩感受這一項。結合戶外游樂園來說,色彩變化則主要體現在場地鋪裝、設施配色、植物景觀。
為什么小孩喜歡看動畫片,因為精彩、童真、夢幻、可愛的色彩渲染,能夠引起他們小小心靈的共鳴,顏色對于他們的影響是很直接的,第一印象能否成功吸引住他們,園子內是否有五彩繽紛、生動活潑的配色氛圍很重要。
強化主題,烘托趣味
趣味性決定了孩子們愿意在這里停留多長時間,所以通過強化主題來烘托出深度的趣味性是設計師常用的手法。夸張的造型、奇怪的設施,那些他們平常體驗不到的玩耍感受,常常會讓親子興奮異常、記憶猶新。
標志物:可以是雕塑、可以是活動器材、也可以是一面涂鴉墻,甚至可以是一種特殊的鋪地形式,讓人一見便知這個場地是屬于孩子的。
創造活動,促進交流
親子的活動類型之豐富,常常超出設計師的想象。他們不僅充分使用特意設計的活動設施,更善于發掘潛在的活動空間。設計師要盡可能地創造類型豐富甚至“千奇百怪”的活動,讓親子可以在活動中獲得更多樣的社會能力。
讓更多小孩子能夠培養健康積極、樂觀向上的性格;在面對困難時能夠努力堅持,這些大概是教室里不能學到的知識,通過戶外的親身體驗去感知來得更為真切,因此戶外樂園的設計深度要體現在這些環節。
這是當前戶外樂園建設能夠用到的較為經典的設計手法,其實在國外還有很多天馬行空的大膽設計手法,例如讓一個小鎮的學生都來參與設計,讓為人熟知的動畫IP直接從熒幕中走出來等等,這些都需要特定的條件,大家可以參考其中的創意。